(1) 养老金经济学的两个主要流派
第一个流派称为政治经济学派,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根据养老金研究而确立的。政治经济学派主要是从社会公平、正义的角度出发,关注社保制度的起源、历史变迁与制度绩效,经验性地描述并证明政治决策是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内生变量,但研究缺乏严密统一的逻辑体系。他们赞成资金筹集实行现收现付制,反对基金制取向的改革。因此资金积累不多,主要以银行储蓄和购买政府债券为主,几乎没有涉及到社保基金投资,也没有进行过社保基金投资对国民经济影响问题的研究。
(2) 现代投资理论
提出社保基金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规避投资风险,主要包括两种:一是马科维茨分散,二是通过套利投资进行风险转移。这两种风险规避方法都是基于有效市场假说,都是通过投资工具的多样化来规避投资风险。对于CAPM
而言,它是在一系列严格假设基础上建立起来的,有点与实际不符。而且,CAPM在考虑影响资产预期收益的因素时,只考虑了市场因素的影响,这也与实际是不符的。有关专家认为中国对现有养老体系改革应遵循四个原则:体系统一;减少养老金的负担;引入个人账户制;确保养老金有足够的投资回报率。他们同时向中国政府提出“三个支柱”体系的解决方案,认为,一国的老年保障制度应当具有储蓄、再分配和保险三个功能。
根据目前的情况看来,国外对于中国社保基金与资本市场具体情况的研究比较少,很多还处于政策建议层面。我国把社会保障作为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,很多都集中在社保基金方案的具体设计上,探讨深层次的理论却不多。